首先离不开材质。《红木国标》分为五属八类33种,在2017年,并不是所有都会发生价格上涨情况,要区别对待。目前的市场主流材质,有檀香紫檀、交趾黄檀、微凹黄檀、奥氏黄檀、大果紫檀、刺猬紫檀等,国标材种之外的有赞比亚血檀、非洲酸枝等。这些材质构成了当前的市场主流。因此,这些材种家具价格的变化,将影响2017年缅甸红木家具市场的价格。也是2017年的主要看点。
交趾黄檀,作为红木家具的老三样材种,从2013年以后,一直是红木家具市场高端产品的重要代表,一度被行业内看成是替代檀香紫檀的贵重选择。价格也在2013年站上了高位,达到40万~60万/吨。其中质地优秀的,价格会更高。在那次涨价潮中,国内进口量极大,并沉淀了大量库存。目前国内红木家具市场上销售的交趾黄檀产品,原材大多是那个时期沉淀下来的库存,进口量也从2013年以后逐渐萎缩。延伸到家具市场,产品由于价格居高不下,该材种的产品迅速从大众化转为小众,市场萎缩非常夸张。这一情况在2017年仍然会继续存在。在挤干水分后,交趾黄檀产品会继续占领高端份额,但市场需求量,会继续走低。因此,预计交趾黄檀产品的趋势是价格持续看涨,具体说来,交趾黄檀已经进入议价阶段,其价格在个性化方面表现抢眼。从需求总量上来看,萎缩会继续加剧。
大果紫檀,从2013年下半年起,曾经被业内人士当做交趾黄檀之后最有市场价值的材种。也是在当年,价格扶摇直上,涨幅达到100%。这样的涨幅对于缅甸红木家具市场来说非常罕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国内库存量激增,据保守估计,存量达到数百万吨之巨。还有人说,国内存量超过千万吨。2013年后,木材市场逐渐走入低谷,价格也一落千丈。这样一来,无论是库存量还是资金占用,都达到了天量。因此,只要机会来临,大果紫檀寻求涨价的意愿格外明显。2016年《濒危公约》生效后,国内缅甸红木企业对大果紫檀涨价诉求高涨,其次,由于最近三年的市场消化,国内存量大幅下降,就从另一个方面刺激大果紫檀的市场需求,故此,价格上涨40%以上,属于正常的市场需求反应。特别是河北大城,广东中山、新会,浙江东阳缅甸红木产区,企业由于完全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进行生产准备,大部分企业存量本身仅维持最长半年,这样一来,为了生产需要,企业对大果紫檀的需求逐渐加大,而木材市场联动滞后造成供应偏紧,是2016年下半年价格上涨的主因。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不难看出,虽然大果紫檀价格涨幅较大,但其价格仍然在2013年10月的价格水准上。但在终端产品市场上,经过近三年的培养,目前大果紫檀在消费层面的认知上,已经从过去的低端产品逐渐提升为中、高端,并成为消费者广为接受的材种。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果紫檀家具的需求量有成为主流的趋势,也为涨价提供了直接理由。2017年大果紫檀家具的价格走势,上涨的空间仍在10~20%之间。至于2013年的涨价幅度,出现的可能不大。因为当前市场购买力是下降的趋势,消费信心不足,对市场影响仍然很大。
刺猬紫檀,在《红木国标》中,刺猬紫檀占有一席之地,产于非洲,材质较硬,被广泛使用时间不长,由于其价格低,每吨约在1000元到2000元不等,一直被当做低端材、或者杂料使用。2014年以后,随着新中式家具在市场上逐渐走俏,刺猬紫檀用量逐渐增大,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由于刺猬紫檀大多被用于新中式家具,虽然用量大,但由于新中式家具定价较高,其成本及人工已经含在价格之中得到对冲,因此这类家具的价格与原材料的价格差异不大,并不会由于原料价格的上涨而推动终端产品价格上涨,故此2017年,刺猬紫檀类的家具上涨空间不大。相反,降价的空间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而不断走低。也就是说,刺猬紫檀生产的新中式家具涨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会降价。
奥氏黄檀,俗名白酸枝。早在2013年,继老挝大红酸枝之后,被人们当做海南黄花梨的替材。由于其与海南黄花梨的差距实在太大,尽管被一些人士看好,但是在价格方面并没有太抢眼的表现。2014年以后,在某些媒体的参与下,奥氏黄檀一度被人们看好,并被某些企业大量囤货以期有好的市场反应,但由于民间资本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价格上涨幅不大,处于不高不低的尴尬状态。缅甸红木企业对使用白酸枝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白酸枝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海南黄花梨的特点,比如在颜色上、花纹上、木性上,但与海南黄花梨相比,毕竟不是同一个材种,差距更是巨大。其次,选择白酸枝做家具,原材料价格不高不低,形成了低端产品不能用,高端产品不愿用,这样一来,升值空间变得相对狭小。在市场上,相对受到冷遇。据此趋势判断2017年奥氏黄檀家具的价格走势,除了企业使用顶工的以外,涨价空间并不是太大,但是没有下降的机会和理由,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奥氏黄檀的涨幅趋势较为缓慢,不会出现惊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