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次下西洋带回红木
明代1460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回国,船上用来压船舱的就是红木。这就是红木家具进入中国的起源,因为木质的坚硬、细腻、纹理好,工匠们就将带回来的红木做成家具、工艺品及园林设计建筑,供皇宫帝后们享用,至此红木华丽转身了。到后期红木开始流散到民间,但也还是富贵人家中的“座上宾”,普通老百姓还是不能承受。 而有趣的是,作为明朝年寿最短、文化最低、玩心最贪的皇帝——天启帝朱由校是个做家具的专家,喜欢做家具已经到了无以赋加的程度,《先拔志》中有记载朱由校对木匠活的热爱和高超手艺,其言:“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说明他的技艺之精超过御用工匠。也正是由于宫廷阶层追求奢侈生活的享受、社会的基础及皇帝亲自参与设计创作的重要原因,推动了红木家具的迅速发展。而接下来的历代王朝也一直将红木家具视为尊贵的象征,把玩之心比之当初有过之而无不及。
红木为什么珍贵
红木种类具分为:五属、八类、三十三种,红木本身生长非常缓慢,一株红木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够成材,属于珍贵稀缺的名贵木种。正是因为生长周期之长,所以红木家具的产量也十分有限,供不应求之下,自然也就令红木家具的价值水涨船高,而红木家具选用坚硬紧密、纹理华美、色泽优雅的贵重木料利用榫卯结构等工艺制作而成,使得就本身坚固耐用,使用年限极长,也是其成为藏品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虽是这样,但远在中国古代,红木的消费者其实是很局限的——多为王公贵族,寻常百姓家根本就没有机会看见红木家具,更提不上拥有一套一蓬荜生辉了。 说起红木贵重的理由,看到红木家具会发自内心的赞叹:质地坚实、色泽沉穆、花纹细腻、纹理自然。 除了红木本身的颜色、质地给人的大气感,还在于工匠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使得红木在后天的雕琢下更显雍容华贵,正如那句话“好身材配好衣裳”,工匠就是红木的裁缝。 抛开红木本身和工匠的因素,还离不开经济学上的一个规律——物以稀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