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床,
弥勒榻一般体形较大,
又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类型。
有束腰且牙条中部较宽,
曲线弧度较大的,
俗称“罗汉肚皮”,
故又称“罗汉床”。
简单来说,
罗汉床就是三面设围子的床,
又称弥勒榻。
最初主要是僧人使用,
或者在崇尚佛教的时期,
俗人与僧侣常坐此床谈经论道而得名。
此床素面无饰,
高古素雅。
弥勒榻是大型坐具,
短不能卧;
而罗汉床也是坐的功能大于卧的功能。
弥勒榻,
罗汉床都是为适应国人旧俗而保留的家具品种。
罗汉床的来历
中国古代家具中卧具形式有四种,
即榻、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
后两种只作为卧具,
供睡眠之用;
而前两种除睡眠外,
还兼有坐之功能。
我们知道,
汉朝以前中国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
故生活中心必然围绕睡卧之地,
待客均在主人睡卧周围。
久而久之,
形成了国人待客的等级观。
清朝以前,
甚至民国初年,
国人待客的最高级别一直在床或上炕上。
榻和罗汉床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卧,
而是待客.罗汉床的主体是一张较大的床榻,
再在坐面周围加上三面床围,
就形成了罗汉床的基本形状。
清代罗汉床,
五屏风式、七屏风式渐多,
甚至九屏风式也有出现,
这就迫使正面围子加高,
高到令人难堪的局面。
按这种思路,
罗汉床围子越矮,
年代就越古。
明清罗汉床有两种常见的腿足,
一为鼓腿彭牙,
二为三弯腿。
鼓腿彭牙是一个弧度到底。
而三弯腿则是弧线中途又向外弯出,
形体敦厚而显得十分庄重秀丽。
线脚就是家具中部件截断面边缘线的造型线式。
围子则是明清罗汉床的装饰重点,
一般有4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各种浮雕吉祥图案。
第二种是攒接手法来表现各种组合图案。
第三种是在围子上镶嵌各种大理石,
用大理石的天然色泽来装饰。
第四种是就用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来表现高雅质朴。
而罗汉床的装饰重点多为雕饰,
分为浮雕,
浮雕是在平面凸起的半立体形象,
形象的背面依附在一个平面上;
透雕,就是将木材镂空进行雕刻;
圆雕,试纸不带背景,
适合从多角度观赏的雕刻。
其次的镶嵌,
则是之用金银或者大理石等贵重植物钉入木器或者漆器上,
形成各式各样的纹饰或者图案。
罗汉床是备受欢迎的家具,
若要体会明清两式家具,
细部非常重要,
内涵是其本质,
【本文标签】:红木选购